• 主页 > 体育问答
  • 健身小白必看:如何选择不会跑路且适合自己的健身房?

    记得有一次采访一位陷入困境的企业家,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回答说,健身一方面可以减轻压力,另一方面强健的身体是他养活自己的最大资产。事实上,无论是对于创业者、企业家,还是普通上班族来说,健身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

    从社区健身服务中心、传统连锁健身房、健身私教工作室到新兴的“互联网+”健身房,形式越来越复杂,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更加广泛​​。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健身产业似乎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爆发。但另一方面,随着老牌健身品牌浩沙健身在全国多地关闭门店,健身房的生存也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盈利问题似乎仍需解决。

    作为健身新手,如何选择一家适合自己,又不会让你跑掉的健身房呢?有闲钱想投资健身行业的业主们,该如何擦亮眼睛,避免踩坑呢?以北京地区为例,财经新媒体通过实地走访、采访,试图从商业模式、开店成本、现金流、资本介入等多个角度还原健身房行业现状。

    探店:价格和质量差别很大,针对不同人群

    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健身房有四种类型:一是传统连锁健身房,在不同地区设有多家分店,通常面积较大;二是传统连锁健身房,在不同地区设有多家分店,面积通常较大;二是健身工作室,一般实行单店模式,经营较为灵活,但面积通常较小;第三类是与社区合作建立的健身、游泳中心,价格便宜,但环境较差。最后一类是新兴的“互联网+”健身房,主打“颠覆年费、无会员顾问”的新商业模式。

    在每一类中,财经新媒体各选择了一家门店并进行了实地走访:

    社区健身中心:“不会逃跑”

    工作日上午10点30分,《财经》新媒体记者来到位于西城区的一家社区健身中心。该店面积约500平方米,位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地下一层。整体装修风格极其简约。

    健身房传统私教_健身房私教房_健身房的那些私教

    健身中心设施少,设备略旧。有跑步机15台和少量力量训练器材,基本可以满足日常训练的需要。有练习教室,但没有游泳池。健身中心还聘请了三名私人教练。

    图:徐万航 摄

    10:30至11:00期间,有4名会员在健身中心锻炼,其中1名会员正在上私教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会员大多是周边地区的居民,而且以中老年人为主。

    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年卡价格为1800元/年、2600元/两年;一对一私教价格为300元/节,一对二私教价格为400元/节、200元/节。人们。与附近其他健身房相比,社区健身中心的年会员费仅为其价格的一半,但私人课程的价格与其他健身房相当。

    《财经》新媒体发现,这家社区健身中心的一大特点就是营业时间长(上午9点到次日凌晨1点),超过周边所有门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而且‘跑不掉’,因为是社区办的,所有设备都是国有固定资产。”

    结论:社区健身中心便宜、方便,但设备比较简单、陈旧。一般来说,福利性优于商业价值。

    某连锁健身房:快速扩张+占领细分市场

    工作日上午11时30分,财经新媒体探访了位于朝阳区东大桥地铁站附近的一家连锁健身房。该店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位于高档写字楼的地下一层。整体装修风格比较豪华。工作人员表示,“台面全部是大理石,光装修就花了1000万”。

    健身房设施齐全,设有训练区、游泳池、运动教室等,包括50台跑步机和多种训练器材。它还雇用了30名私人教练。配套设施也很齐全。大堂有特价减脂餐出售。特别区还设有美容中心。

    健身房的那些私教_健身房私教房_健身房传统私教

    图:徐万航 摄

    培训区分为VIP区和普通会员区。据工作人员介绍,VIP区的优点是:训练设备较先进(国外进口),训练区人员少,并配备沙发和饮用水。由于这些差异,普通会员和VIP会员的年卡价格几乎翻倍:普通会员2900元/年,VIP会员5000元/年;私教课分为300元/节、400元/节、500元/节三个级别。

    11点30分到12点,VIP区有两位女士在训练,外面普通会员区的会员大概不到十人。据《财经新媒体》记者观察,成员中既有周边社区的居民,也有午休时间过来的白领。

    走访门店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健身品牌已在北京、天津两地开设了68家门店,并计划本月新开两家门店。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开店超过100家,“未来每隔3公里就有一个我们的健身房。”

    结论:连锁健身品牌在积极寻求扩张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细分市场。通过开设VIP和普通两个培训区,并将私人培训课程分为三个级别,目的是留住更多不同消费能力的客户。不过,连锁健身房通常规模较大,门店较多,员工也较多。综合分析他们开店所需的运营维护成本和现金流应该是四种类型中最大的。

    健身工作室:“小而贵”,严重依赖私教课程

    工作日中午12时30分,《财经》新媒体记者探访了朝阳区朝阳门地铁站附近的一家健身室。该店面积仅有220平方米,位于一栋写字楼三楼。它被居民包围。区。

    健身房的装修风格非常“小清新”,一进门就感觉像个咖啡厅。健身房没有游泳池或健身房。只有私人训练室、力量训练室和自行车训练室,设备很少,连跑步机都没有。因为地方小,只有一间厕所和更衣室,男女共用。

    健身房的那些私教_健身房私教房_健身房传统私教

    图:徐万航 摄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室共有7名私人教练,不卖年票,只卖课。经询问,私教价格达到380元/次,几乎高于周边所有健身房。

    据《财经》新媒体查询,该工作室在北京共开设了19家分店,大部分位于居民楼内或社区周边。走访店内,工作人员表示,该品牌定位为“私人训练工作室”,“不建议会员在跑步机等设备上进行过多的锻炼。我们希望每一位健身爱好者都能拥有一套健身器材”在私人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设备训练。”科学的训练计划。”

    健身房传统私教_健身房私教房_健身房的那些私教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作室不出售年卡,但有时间卡和各种等级卡可供消费者选择。在某团购网站上,记者看到,工作室推出了四类班级卡,包括2期套装和3期套装。

    “互联网+”健身房:流程智能高效,但服务有待提升

    工作日上午11时30分,《财经》新媒体记者来到朝阳区一家连锁“互联网+”健身房。从进门的那一刻起,他就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不一样。

    记者推开门,发现健身房的门紧锁,里面空无一人。门口的提示写着:“输入六位密码开门。”仔细查找后,记者发现透明玻璃窗内放置了一个巨大的二维码,即“接待员”。扫描二维码进入课程预约界面后,需要在线支付69元至89元不等的课程费用,然后您将收到“入学密码”并进入参加培训。

    健身房私教房_健身房传统私教_健身房的那些私教

    图:徐万航 摄

    健身房虽然分为两层,但面积并不大,目测不超过500平方米;但位置很抢眼,位于热门商圈一楼,临街;健身房的装修风格比较时尚,训练室装修得很温馨。 11:30至12:00半小时内,共有6名用户扫码进入健身房。随后教练(当天健身房唯一的工作人员)出现,12:00准时开始上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扫描二维码支付课程费用之外,没有其他方式可以进入健身房。记者拨打该店客服电话,被告知:“新用户没有免费试听课,但可以领取10元优惠券。”

    图:徐万航 摄

    此外,健身房提供更衣室和储物柜,但没有淋浴或卫生间。在课程预约详情中,记者还发现“课程开始前6小时后取消,不支持退款”。

    据财经新媒体报道,这个“互联网+”健身品牌以卖课程为主,提供从拳击、瑜伽到杠铃练习、力量训练等多种课程。市场上还有其他主打无课程24小时器械训练的品牌,也有主打专项项目训练和健身社交的“互联网+”健身品牌。

    结论:“互联网+”健身房彻底抛弃了“年卡+会员顾问”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店内无人办公。它将传统健身房一对一的私人训练课程分解为一对多的“大”课程。课程灵活,手续简单,降低了用户的费用,因此赢得了一些年轻用户的青睐。 “互联网+”健身房轻量化、降低成本,但在服务质量、店面设施等方面落后于传统健身房。

    综合体验后,社区健​​身中心最“佛系”;传统健身房的服务最好,设施最齐全,价格也最贵。他们占领更多市场的愿望更强烈,但对现金流的需求也最高;健身工作室想要离开“小而美”,培养忠实用户的路线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健身房的商业模式;虽然“互联网+”健身房颠覆了“年卡+会员顾问”的模式,实现了在线化、智能化健身,但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随着健身市场的扩大和新业态的不断涌入,传统健身房、健身工作室与“互联网+”健身房之间的融合逐渐加深。许多传统健身房已经开始学习拥抱互联网,推出特色课程。 、网上预约上课系统,甚至建立“健身社区”,增强健身房的社交属性;许多健身工作室也开始走向规模化经营,开放包年会员模式。

    繁荣的背后,这些健身房的经营和现金流状况如何?

    商业模式:“预付费”争论

    以预付费为主的传统健身房更注重现金流。

    《2018-2019年健身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19年全国健身房月均收入为33.13万元。其中,近90%的收入来自私人培训和会员卡,这两者通常都是以预付卡为主。

    “预售做得好的健身房甚至可以在两个月内收回投资。”京南一家健身房连锁店老板蒋军告诉《财经新媒体》,“以最近在北京百子湾开业的健身房为例,1500平米没有游泳池,开业前投资近330万”。一期预售180万,二期预售110万,开业前已收回资金”。

    游玲担任业务经理的同面积1500平方米的健身房位于北京国贸商务区附近,已经开业2年多了。据游玲介绍,健身房的年卡费不超过3000元。平均每月新增年卡(含续费)数量在100张左右,年卡(预付)每月带来的营业额保持在20万元以上。元级别。

    预付费会员卡是健身房行业的重要商业模式。常见期限一般为1年至5年。有的健身房甚至推出10年长期会员卡。

    游玲说,她之前工作的一家大型健身房,繁忙的一个月可以产生300万元的销售额,其中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私人课程。剩下的就是会员卡和私人游泳课程的收入。和其他项目。据北京一位健身爱好者介绍,他的健身房每年的会员费约为6000元。此外,他还必须购买价值8000元的私教课程才能享受私教服务。每班私人培训班售价为400元。

    需要注意的是,预付费模式带来的大量现金流对于健身房来说并不算是利润,相反是一种负债。你拥有的预付费会员越多,你就越需要在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内继续为付费会员提供服务,而你将不得不为此付出高昂的运营成本。

    蒋军告诉财经新媒体,开健身房的成本主要包括租金、装修费、设备费、人工费(包括员工工资和培训费)、水电费、消防费等杂费。有的店还会投入广告费。宣传推广。

    “其中,租金和装修成本是最大的。”另一家健身房老板李超说。

    租金成本因地区而异。以北京地区为例,据《财经》新媒体调查显示,由于健身房大多开设在地下,目前北京各大商场和写字楼地下商铺的租金区间大致在1.5元至7元/平方米。朝阳区部分地区的租金可达6元至7元/平方米/天,而郊区仅需2元至3元/平方米/天,平均租金成本为大致4元/平方米/天。

    在装修费用方面,北京的三位装修从业者告诉财经新媒体:根据健身房的装修风格和顾客定位而有所不同。简单装修约300-400元/平方米,高档健身房装修单价也能达到1000-1300元/平方米。平均租金成本约为700元/平方米。

    在人工成本方面,我们对健身教练进行了集体采访。王梅是一名健身教练,已经工作两年了。她每月的底薪是1600元。算上班费和佣金,好的时候她的工资能达到1万元。资深健身教练、健身教练培训机构老师韩娇表示,目前北京健身教练的平均工资约为每月1.5万。

    据韩娇介绍,健身教练的工资主要由底薪、班费和销售提成组成:底薪在2000元左右;私教收费350-450元/节,教练实际工资约为100-120元/节;在某些健身房里,当教练引进私人训练客户时,业绩的10%到12%都会返还给教练,作为销售业绩的提成。

    因此,每卖出一个私教课,教练的个人收入大致在130-150元。如果平均每天能安排四节课,月收入可达15000元。考虑到新开业的健身房客群并不稳定,健身教练的月薪大致在1万到1.2万之间,一个1000平米的健身房恐怕至少需要10名健身教练。

    对于剩余费用,李超透露,“以1000平米的健身房为例,水电费大概在2万到3万元/月。配备普通国产设备,成本约为30万元。其他杂费不多,但游泳池的费用比较高。”

    健身房私教房_健身房传统私教_健身房的那些私教

    粗略估算一下,在北京,以一间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的健身房,定位为中低端健身房,装修两个月、开业一个月的费用大概是2万元。之后每月的维护费用约为30万元。元左右。

    某健身品牌创始人曾表示,扣除租金、水电费和人工后,位置好、客流量大的健身房净利润可达25%。如果扣除装修和设备折旧,健身房的净利润只有15%。坏的。基本没有亏损,没有盈利甚至亏损。

    “收回成本容易,赚钱却很难”成为传统健身房发展中的怪现象。如果一家店出现亏损,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开更多店。蒋军认为,“如果只靠吸引新会员产生现金流,而不提高服务质量,后期就会遇到人才流失、客流减少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健身房只能营业两三年的原因。原因。”

    《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19年全国共有健身房97746家,关闭健身房数量3099家,关闭率为4.36%。江浙沪成为健身房关闭的热点地区。去年关闭的健身房数量分别为357家、340家和221家。

    另一方面,对于健身工作室来说,虽然商业模式尚未突破对预付费的依赖,但受益于单店规模较小,初期开业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远低于传统健身房。因此,逐年减少对长期债务资金的依赖,可以选择周期较短的债务资金来维持日常运营。这一点也体现在业务上。除了年卡外,健身工作室还可以选择按月发放会员期限。以单次消费为主的卡类和团课。短周期会员卡到期或用户单次消费后,债务资金转为利润。

    北京一家连锁健身工作室经营者告诉财经新媒体,如果租金、装修等硬性成本不变,一个200-300平米的健身工作室每月的运营费用在10万元左右。关于。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健身房工作室月均收入为18.35万元,较2017年月均收入增长9.63%。数据还显示,健身房工作室平均聘用教练人数2018年为7.23,而传统健身房的数字为10.61。由于经营面积差距较大,一些健身工作室的月均人工成本甚至可以占到月均总成本的一半。对于传统健身房来说,以上述5500平米健身房为例,每月平均人工成本大约维持在30%左右。

    CrossFit西湖项目负责人李杰告诉财经新媒体,预付费商业模式没有对错。传统健身房之所以会陷入这种看似恶性循环,是因为行业普遍采用“销售主导”的经营理念,教练员背负着沉重的经营压力,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专业教学表现,进而影响教练员的专业教学表现。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客流量减少。

    从成本上来说,一般情况下,互联网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的面积基本差不多。以200-300平米健身室平均每月10万元的费用计算,互联网健身房取消了前台等行政人员,因此这方面的支出比健身室要低,但互联网健身房有App开发、网络平台维护等支出,在租金、装修等硬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同一区域的互联网健身店平均每月成本也应该在10万。元左右。

    收入方面,以单店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超级猩猩店为例,其课程价格低至每堂课69元。据“丹姐创业”微信公众号提供的数据显示,正常情况下,超级猩猩单店价格为69元/班。每月可举办300节团课,每团课15人左右。以此计算,超级猩猩的单店团课可以卖31万元。除去教练拿的佣金和工资,基本上可以实现小额盈利。 。

    易观认为,互联网健身房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健身房的获客行为配置到日常运营中,从一次性的获客方式演变为重复、持续的工作。实现这种模式变革,核心驱动力在于用户体验。

    李杰告诉财经新媒体,互联网健身房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工作室开始尝试拥抱互联网并在这方面进行转型。但传统健身房肯定不会消亡,但行业集中度会慢慢提高。市场淘汰后,那些资金雄厚、注重人才培养的健身房将使行业朝着日益规范的方向发展。

    资本介入:“互联网+”健身房受青睐

    但盈利能力值得怀疑

    在国家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健身产业似乎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爆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健身房市场规模达900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12%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1230亿元。在健身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嗅觉敏锐的资本也开始涌入。

    传统健身房和互联网+健身房都是资本地盘争夺的目标,但资本对两者的青睐程度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有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健身房由于商业模式的限制,正在逐渐没落。 “年卡预售”模式在中国传统健身房中已沿袭多年。健身房的现金流很容易受到负传导的影响,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因为如此,传统健身房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健身房的关闭已成为行业常态,收购Wells是最好的结果。去年11月,LVMH旗下基金L Catterton Asia完成了对Wells Fitness的收购。收购后,L Catterton Asia 改变了管理架构。

    事实上,这并不是威尔斯第一次寻求被收购。 2016年12月,贵人鸟拟以27亿元收购威尔斯母公司维康健身100%股权。但由于未能就交易对价和付款方式达成一致,此次收购最终失败。根据公司2016年底披露的财务数据,威尔斯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但负债超过11亿元。

    那么,L Catterton Asia为何选择收购威尔士呢?

    事实上,今年已经是L Catterton Asia进入中国的第八个年头。中国的中产阶级消费正在崛起,L Catterton Asia也对这个商机非常感兴趣。通过收购Wells Fitness,L Catterton将能够在全球奢侈品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进入中国中产阶级消费领域。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宋庆辉也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L Catterton Asia仍然选择收购Wells,或者是看中了Wells更好的城市位置以及过去20年积累的数十万会员。

    与传统健身房相比,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新型“小而精”健身房更受资本青睐。不少初创健身公司近年来获得高额融资,为快速扩张奠定了资本基础。

    上述超级猩猩今年2月完成3.6亿元D轮融资。本轮由星光资本、耀微资本联合领投,东方弘泰资本跟投。

    乐客是一家主打“24小时”、“包月制”、“无促销”、“智能化”的小型互联网健身房品牌,于2018年10月完成D轮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志平资本、腾讯、高瓴资本等参与投资。

    作为在线健身运动软件,Keep在2018年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老股东、纪源资本、晨兴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作为keep的延伸,旗下线下店keepland目前已开设14家门店。

    全民智慧健身连锁品牌光珠提于今年1月2日完成5100万元A轮融资。目前,光猪斯蒂健身已开设门店140余家,签约门店超过300家。本次融资由中信建投领投,现有股东1898创投、同仁博达跟投。

    专注于自主研发、休闲娱乐、活力体验式健身的Space Cycle于2018年1月17日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台商基金领投。

    一位行业投资人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目前新兴的健身机构符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注重服务和体验而非销售。企业的发展最终要回归到用户本身,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从而更好地带来投资回报。

    不过,这类健身机构虽然备受资本追捧,但其盈利能力仍是未知数。北京汉源投资CEO王璞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此类健身机构目前还处于烧钱阶段。随着健身器材逐步家庭化、社区化,自由锻炼、徒手锻炼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消费者逐渐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的话,那么健身房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

    王璞进一步表示,目前健身房行业的天花板已经显现,现有机构中尚未找到完善的商业模式。宋庆辉也认为,新兴健身房市场的盈利能力仍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投资健身房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uizejl.com/html/tiyuwenda/908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